「樓聲語」系列首次與各位見面,「樓比」首集將為大家介紹香港首個公營房屋誕生的地方-石硤尾邨。到底石硤尾邨在經歷過一埸大火後,如何由寮屋浴火重生,蛻變成現今的公屋始祖?以下先為大家介紹寮屋的成因。
香港在40年代時期,相比起30年代時人口劇增約兩倍,由八十七萬增至一百六十四萬。導致人口急劇增加的主因有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及1940年代尾的國共內戰,大量難民來到香港逃避戰火。而港英政府當時並沒有一個房屋政策是為低下階層而設,因此難民只好搭建木屋及鐵皮屋居住,名為寮屋。
圖為石硤尾寮屋區(轉載自:香港記憶)
寮屋作為舊時香港草根階層的標誌,雖然生活艱難但勝在同聲同氣,由於寮屋搭建簡陋密集,因此左鄰右里彼此守望相助;年輕男人出外工作,老人婦女照顧小孩,耳熟能詳的穿膠花,剪線頭等…便是她們的額外收入來源。在沒有科技產品下,區內小孩會集體一起玩耍打發時間,有著濃濃的人情味。
相比起現今建全的城市規劃,每家每戶基本都有水,電供應,當年寮屋區普遍都是用火水照明及煮食。就在1952年底的一個晚上,石硤尾發生大火,鄰近的白田村在1953年聖誕節當天,因打翻火水燈而引發火災。
圖為石硤尾大火現埸 (轉載自:石硤尾人文館)
接踵而來的火災導致死傷無數,多達一萬餘戶家庭共5萬多人流離失所,引起民間自發性籌款震災活動,亦令港英政府明白寮屋問題潛在的危險性及關注,因而推出「徙置政策」。首先委任香港工務局局長包寧,興建以其為名樓高兩層「包寧平房」,後來因地少人多的關係,而在火災原址興建29棟6至7層的徙置大廈,當中9至12座則是聯合國捐款而建,後來大窩口、大坑東及李鄭屋一帶亦相繼興建徙置大廈,這就是香港最早期的第一代公屋。
圖為石硤尾徙置大廈 (轉載自:YouTube)
而當時負責興建房屋的「屋字建設委員會」亦因此成立,即是現今「房屋委員會」。隨著1954年後香港大量興建徙置區,雖然對比寮屋環境有所改善,但徙置大廈並沒有獨立廁所或廚房,更甚連學校都興建在天台。徙置屋村主要是安置受災,或清拆影響的人士居住,對於居民加建,改動房屋不甚理會,不過隨著政府不斷加建學校及完善社區中心等公共設施,新一代的公共房屋亦因此推出。
圖為天台小學 (轉載自: 維基百科)
所以1961年香港正式推出「政府廉租屋」,為不合乎徙置資格但居住環境惡劣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廉租屋除了要向當局申請才能入住外,對門窗,鐵閘,電線,內籠格局等亦需統一限制,較貼近現時政府公營房屋的建設框架,不過租金較徙置大廈為高約50%。因此1973年房委會成立,石硤尾村亦被劃分為廉租屋大廈的「上邨」及徙置大廈的「下邨」。
建築較簡陋及欠規劃的「下邨」首當其衝被多次重建,最終經歷政府推出把徙置大廈及廉租屋大廈全面重建的「整體重建計劃」下,現時徙置大廈1至7座舊址已重建成現時美如樓及美映樓;8至13座舊址就重建成美薈樓、美亮樓等標準高層公屋單位及石硤尾綜合服務大樓,17、18座改建為「石硤尾人文館」。而當中41座的美荷樓作為最早期的6層徙置大廈,因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而獲得保留,更耗資2億2千萬港元改建為「美荷樓青年旅舍」和旗下「美荷樓生活館」作為活化古蹟,展覽早期徙置大廈的生活環境、社會民生及人文精神。在美荷樓鄰近,更建成樓高只有13層的美菖樓及12層的美葵樓的公屋出租大廈,是少數較矮的新建公屋單位,美葵樓更是香港首次出現三睡房單位而主人房亦備有套廁的特色單位。
圖為較早期改建的石硤尾邨公屋單位(攝自樓比: 18/03/2019)
圖為現時公屋標準設計的公屋單位(攝自樓比: 18/03/2019)
圖為美荷樓青年旅舍及生活館(攝自樓比: 18/03/2019)
圖為美葵樓及美菖樓(攝自樓比: 18/03/2019)
歲月無聲但建築有情,本集「樓聲語」就以此作結,歡迎各位讀者在專頁留言提供意見及想法,讓「樓比」為大家搜邏更多新奇有趣的建築歷史,為「磚頭」發聲。而對本文章有任何疑問,歡迎聯絡我們為你逐一解答。